這個菜式,陪着不少人成長,配以白飯,便是一個美味、開胃和營養豐富的家常碟頭飯,老少咸宜。 很多人喜愛吃番茄,除了最常見的紅色,其實還有綠、紫、橙、黃及粉紅。最小的櫻桃小番茄(cherry tomato),可作水果吃,也有特大的牛排番茄,肉厚多汁。 意大利人最懂得善用番茄炮製不同精美菜式,pizza沒有它便做不成,...
鮮鮑魚仔(abalone)屬貝類海產,有多種級別,視乎其產地及體積,通常是愈大愈貴。 香港出售的鮮鮑魚仔屬養殖居多,主要養殖區域有中國大連、福建、台灣、日本、澳洲、南非等水溫較低的海域,生產期約1至4年。 當中以南非的質素最佳,比中國大連鮮鮑,軟滑鮮嫩,煮熟後肉質收縮較小,價錢比較貴,以一斤五隻計算,約售$280...
我喜歡煮食,愛鑽研食譜,一有機會便會到街市或海味鋪找好食材。 今年6月開始的休漁期,長達3個月,少買游水魚,買蝦的次數亦多了。每次兩人共吃150克(4両)蝦肉,並用不同方法烹調。 早前在家宴客,買了的意大利蛋還剩下幾隻。偶然在網上看罷一些滑蛋炒蝦仁的影片示範,也來趁熱鬧,分享這個看似容易但具挑戰性的餸菜。 此餸用...
咕嚕肉與生炒排骨名字不同,但煮法一樣,都是用帶肥的豬肉或排骨上粉炸好,再加入酸甜芡汁。 咕嚕肉是用肉塊,厚約2公分,這樣才有咬口。現在竟有廚師換成肉片,真的不知所謂。 舊同事的爸爸寧先生廿年前教我做咕嚕肉,他沒用山楂,却用罐頭菠蘿的糖水。多年來我依照他的方法來做,直至最近,一班好友前來吃飯,我做了這個咕嚕肉,食家...
小時候經常吃炒飯,家裏每當有剩飯,笑姐便會用叉燒、小蝦,蛋和葱炒飯給我們吃。大抵吃慣了,唸高中時偶爾毋須回家吃午飯,跟同學們去餐廳吃碟頭飯時,很多時候,還是選擇揚州炒飯。 印象中最好吃的炒飯,是70年代銅鑼灣鳳城酒家的炒飯,現在除了到九龍福臨門,已很少在外面吃炒飯了。為甚麼?又是材料、味道每況愈下的老問題,還不如...
西多士,法文叫 pain perdu,法國正宗做法,跟我們土炮港式西多士的很不同,前者是用牛油煎麵包,而港式是用油來炸。 做美味的西多士,麵包應選厚切,一磅四片裝最佳;茶餐廳用兩塊八片裝麵包,中間搽花生醬同炸,不倫不類。 記得把麵包炸得比金黃還要深一點,搽上鹹牛油,用沒經調稀的金獅牌(Lyle's Golden ...